当长辈的,一般都会特别喜欢张曙光这样的晚辈。
说话办事都很有分寸,不会提让你为难的要求,在一些小事上也不会跟你客气。
分寸感太强,什么事都不愿麻烦你,也代表着一份疏离。
“好嘞!那就太谢谢孙伯伯了,这么远的路,能坐卧铺就轻松太多了。”
两头野猪526斤,又收入了一千多块,本想把三轮车留在厂里,直接被王主任给拒绝了。
人家是厂长的侄子,离职孙厂长都不允许,自己才不会如此没有眼色呢!
这是一辆三轮车的事吗?这是领导的脸面,这点事情都看不透,他还干什么后勤大管家?
从机械厂出来,张曙光又去了县公安局一趟。
自己马上就要走了,总要跟赵有志打个招呼的。
“小光,你安心的在滇省多住一段时间,家里不用担心。
赵叔每星期都会去一趟张庄,看看我的老叔老婶,不会让他们受一点委屈。”
张向南卧底这三年,家里遭受的苦难,他这个当兄弟的居然一无所知,为此赵有志常常自责。
“赵叔,大恩不言谢,侄子就不跟你客气了,以后咱们事上见。”
赵有志这个人情,他不得不欠。
虽然家里托付给了宋守业,可一个道士再厉害,也没有公安局的威慑力更大。
有了赵有志的照顾,张曙光才算是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