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她三个孩子局促的样子,苏红笑着说道。
“嫂子,到地方我一定还你。”
妇人用力的点了点头,让两个稍大一点的儿子自己吃,她则是喂起了怀里的闺女。
“大哥,这个小妹妹比我还要小。”
让她们娘四个过来吃饭,是小丫头首先提出来的,现在看到她们都吃上了饭,小丫头觉得很有成就感。
“大妹子,我叫苏红,是东州市东丰县人,你们是哪里人?你叫什么什么名字啊?”
一直等妇人和她的三个孩子吃饱了饭,苏红才开口问道。
“苏红嫂子,我叫陈素花,这是我大儿子胡大毛,这是我二儿子胡二毛,这是我小闺女胡妮。”
肚里有了食,陈素花和三个孩子的脸色好了不少。
“孩子的名字都是他们爷爷取的,名字不好听,让嫂子见笑了。”
陈素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有什么笑的?名字嘛,只是个记号而已,咱们农村这么叫的多了。”
苏红和张曙光也觉得,她的几个孩子名字取的有些随意,不过他们张庄还有叫狗蛋和粪球的,农村都讲究贱名好养活。
“大妹子,等到了部队,我肯定要批评你男人,替你出出气。
让你们过来随军,也不说跟你们安排妥当点,最起码也要换点全国粮票啊!”
苏红看着面黄肌瘦的母子四人,对陈素花男人的印象很差。
自己遭的那几年罪,是因为特殊原因造成的,除了那三年,自己的男人,从来没让自己和孩子们受过一丁点委屈。
陈素花既然能随军,最低也是个营级干部,光是津贴一个月就有百十块钱,怎么能把老婆和孩子饿成这样呢?
对老婆和孩子这么差劲的人,不管他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都称不上是一个好人,最起码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嫂子,你错怪我孩子他爹了,他也是没有办法。”
苏红的关心,让满腹委屈的陈素花鼻头一酸,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
“嫂子,我男人叫胡建鹏,在滇省边防部队是一个排长。
他一个月的津贴三十七块五,每个月都会打回了家三十块钱,自己只留几块钱当零花。
我婆婆走的早,公公又找了一个,带来一个闺女,和我公公又生了一个儿子。
有后娘就有后爹,我后婆婆把津贴都用在了她闺女和小儿子身上,对我们娘几个越来越苛待。
我男人职位底,我们娘几个本来并不满足随军条件,可在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我托人给我男人写了信,说了我们的处境,我男人找战友借了几十块钱,连同这个月的津贴,偷偷打到了我娘家。
我哥帮我们买了几张火车票,瞒着我公公婆婆把我们娘几个送到了火车站。”
想起这几年在婆家遭的罪,陈素花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大妹子,你受苦了,你们到了部队怎么住啊?”
苏红知道,营级干部以上的家属,才满足随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