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24章 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 (第2/3页)

钱给你。”王菊花拿着10块钱递给李婶子。

李婶子铺床的手一顿,一看自己媳妇拿了10块钱给她,赶快摆手不要,自己家里的几个鸡蛋要啥钱。

王菊花笑着把钱往周婶子手里塞:

“这也不是全是鸡蛋钱,几个鸡蛋也要不了10块钱,这是我们结婚以来第一次自己赚的钱,高兴,开心,觉得喜庆,感觉好日子要来了,给你这个钱也是让你跟爸也沾沾喜气,以后我们家会越来越好。”

李婶子一听这话,只能收下这最疼爱的儿子儿媳赚的钱,觉得心里特别感动,自己儿子、儿媳赚钱了,第一个想到了自己爸妈,觉得这么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没有白疼这个儿子。

李婶子眨了眨眼睛,继续把床铺好,又搬了两个屏风把床挡住,里面也有个独立的空间了。

“飞娃,你也不要嫌弃,现在这住着,我们家目前就只有这个条件,没有多余房间,你衣服啥的,换了就放边上,我会给你洗好的。”李婶子拉着张若飞让他看看这张床。

张若飞一看,床对面的一面墙边,一袋袋的粮食码的整整齐齐,李婶子给他用新被套铺的软软的床,整个床用一个特别好看的屏风挡起来,外面根本看不到,忙不嫌弃,很好很舒服。

“这个屏风真好看!”张若飞忍不住道。

“嗯,这个是祖上传下来的,到了我们这一代,只有这个屏风了,当年差点没保住,还是老幺她奶把它当阁楼上的板子才保住,前几年修这个房子,拆了老房子才把它洗干净又拿出了用。”李婶子笑呵呵的着屏风的来历。

张若飞突然想到一件他们张家的大事,那就是他们村张家祠堂里面供奉的塑像,九几年被人偷了,好像是他姐儿子张飞扬三四岁左右的时候,是文物,被偷后好像是卖到了香港还是哪里,他们族人找了好几年才得到消息,但是太远了也追不回来了。当时一起被偷的还有他姐家一个不重要的东西,可能就是这个屏风。

“李婶子,我觉得你家这个屏风非常好,你们一定要收好,没地方放的话,平时也不用擦的太干净,上面的图案能遮一下就遮一下,不定这个以后能卖个高价,有可能能换城里一套房哦,哈哈哈……”张若飞开玩笑似的着。

“这个呀,以前有人出了2000块钱,想买走,你叔没舍得卖,也觉得那人开玩笑的。”李婶子也笑着。

“那就好好收着,不定过几年后真值钱了呢。”张若飞继续着。

张叔听着这边的话也走进来着:“时候的东西,也只有这个在了,其他的都没了,也算留个回忆。”

张若飞知道张叔祖上是地主,要不是后来败了,那几年不定也是要拉出去斗一斗的,也是他们张家对外比较团结,也出了几个的上话的人,过细粮关的时候就他们村里没有饿死过人,不然张叔时候难过了。

“张叔,我听现在有好多外面的冉处收古董,有的挖人家祖坟,有的偷人家家里的旧东西,我听我们老师有个人想买人家喂鸡的碗,那家主人不卖,然后第二碗就不见了,推测肯定是那个人回来偷了,还有河南的一个大家族,祠堂里面的神像还被偷了呢,是里面是古董,比较值钱,但是那些村民那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也不晓得好多代了,到处在找。”

“好久的事情,还有偷神像的,也不怕招报应。”李婶子忍不住着。

“也没好久,就前段时间,报警了,那边警察也在帮忙找,我放假前还没找到呢。”张若飞继续忽悠着。

“我们祠堂里面的也好多代了,河南离我们这边这么近,明我去找志哥下这个事情,我们祠堂里面还是要注意下。”张叔想了想着。

“你们祠堂也传承那么久了呀?可以哦!”张若飞惊讶的着。

张叔一听高兴了,拉着张若飞开始聊:

“我们这支是胡广填四川的时候过来的,祖籍湖北孝感麻城人,刚来这边是在二郎庙那边落脚,先祖张登凤从那一支分出来后,在这买田买地,置家业,慢慢的有了这些人,这祠堂就是先祖一来就置办的,有的还是二郎庙那支张家祠堂请下来的,后来那十年动荡期被一个外来落户的,打砸了些,要不是那个外来户,我们祠堂的神像更多,后来还是我们族人,半夜偷偷的把那些神像砌在墙里才保存了这些下来。唉!”张叔一声长叹,当年的风光回不去了。

张若飞听着这些往事,这些家族故事,心里感慨万分,忍不住又问道:

“以前过细粮关的时候就你们村里没有饿死的,是咋操作的呢?我们那些村里他们饿死了好多人。”

“我们村里呀,还是因为队长是我们张家最有能力的缺着,他不光是队长,还是我们张家的长房长子,大家都愿意听他的。按着他的去做才有饭吃。”张叔拿出一支烟点燃继续着。

“我知道是谁,是不是张青梅的爷爷?”张若飞一下就想到周婶子为啥在村里没人敢惹了。

“梅梅的爷爷才多大,是梅梅的祖祖,也是他爷爷的爸爸,也多亏了他爷爷当通讯员,在政府单位挂了个名,下面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