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省三好学生!【6.4千字】
李旭和安朵朵见义勇为的事迹,很快就登上了市里的新闻。
《校园外突发持刀危机,这对学生为何敢迎难而上?》
《街头利刃寒光现,男女学生缘何“逆行”出击?》
没过几天又登上了省里的新闻。
《看似稚嫩学生,竟能勇挫持刀歹徒锋芒!》
《两个学生一把刀的较量:悬殊之间的勇敢抉择!》
那些新闻稿李旭都看了……
说实话,不得不佩服那些新闻工作者的水平。
场景之危机,歹徒之强大,他和安朵朵之柔弱,让他瞠目结舌。
主打一个反差。
而那把其实在事情当中没有发挥出多大作用的刀子,反而成了重点描绘的对象……
甚至有一篇报道,前面用大段的篇幅,论证了一个普通人面对持刀歹徒生还的几率有多小。
原本只是偷东西……
但在这件事情发酵以后,有新闻评论者说,那个小偷估计跑不了十年牢饭。
罪名大概率是持刀抢劫、故意伤人……
至于他被安朵朵一膝盖顶骨折的手臂,只能算是活该了。
后来又过了几天,省里又把他们的事迹上报了感动国人栏目……
于是事情变得有一些复杂起来。
最初的几天,不少新闻采访的记者找上了他们。
这个自然可以理解,社会宣扬,好人好事,营造正能量的社会氛围。
这是有意义的。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告诉广大的人民群众:这种事情是值得表扬的,是正确的。
宣传的对象代表着老百姓最为朴素的价值取向。
李旭和安朵朵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小小年纪勇于跟黑暗的事物作斗争。
当然,社会上对他们的行为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种人认为,当然应该宣传报道,这是正能量的典型。
但也有部分的家长认为,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一种鲁莽,不应该宣传。
小孩子都是热血的,容易被冲昏了头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报警……
李旭在采访中说:“我真的是想报警来着……但是情况太紧急了……”
安朵朵则望着镜头无辜地说:“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这件事不对,那个孕妇姐姐,我知道她的,开那个小卖部不容易的,就很生气。”
他们俩的事迹能不能通过感动国人的评审还暂时不知道……但省里的年度感动人物事迹……已经确定是他们了。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歹徒持刀……这些关键词都太吸引眼球,太充满分量了。
而省里的年度三好学生,也将他们两人提名上去了。
这么大的事情,学校领导、老师甚至同学也是接受了采访的。
“李旭和安朵朵那两个学生啊,我当然是很清楚了!成绩很好,平时跟同学们的关系也很好……”
“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一直以来将为社会输送有担当有正义感的学生为己任……”
“对,我刚刚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的确很震惊……但是想了想,也是某种必然,这是我们学校践行时代新风尚要求的一种实际体现!”
“对不起,我不想接受采访……啊?只评价一句吗?嗯,李旭长得很帅……等一下,这段会播出去吗?”
……
因为这件事情,李旭和安朵朵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名人。
陈飞扬老是缠着他,甚至找来了一份宣传报道,让他签名,被李旭毫不客气的敲了一下脑袋……撵走了。
实验室的三个家伙,对他的态度也变得奇异了不少。
其中表现的最正常的还是薛雪,像是听故事一般的缠着李旭给她讲细节……李旭只好漏油减醋地讲了一下,只说,那个小偷太笨了,冲出去的时候自己摔了一跤。
薛雪自然不相信了,没好气地说:“人家的视频监控都流出来了,你还骗我……”
“啊?”
“但你这么低调,我更喜欢了……哦,你别误会,不是那种喜欢。”
相比于薛雪,叶睿达和雷饮冰表现的就平淡许多了,只是在薛雪问的时候,竖起耳朵听了一下……但是自己却是没有主动问李旭的。
只是李旭分明可以感受到两人对自己的态度变得比以前更好了。
当然,这件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李旭是不希望弄得满城皆知的。
原因嘛……自然还是因为他老爸了。
李旭在被记者采访的第一天就已经做出了预料。
站在父亲的角度上,应当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儿子冒险的。
所以当新闻播出以后,李旭回家的那天晚上心情有一些沉重。
脑子里反复斟酌了很多,跟老爸狡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