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246章 孤影皇城 (第1/2页)

萧云飞的离去,带走了她在这个皇城里最后一点温度。

她感到自己被孤独包围,偌大的皇城,偌大的世界仿佛只剩下她一个人。

明德、慧心、萧云飞,这些曾经给予她支持和温暖的人,他们的面孔和回忆在沈清歌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那些共同度过的温馨和甜蜜时光,如今却化为了一道道深刻的伤痛,每当回忆起,她的心中便充满了无法言的悲伤。

沈清歌时而微笑,时而又陷入深深的悲伤。

这些人,这些记忆,就像她生命中的过客,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她知道,从此以后,只能在梦中与他们相会,再次感受那些温暖的瞬间。

世间的喜怒哀乐,对她来,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

她的内心变得平静,却又空虚,就像一片荒芜的土地,没有了生机。

无声的泪珠在她脸颊上流淌,仿佛永远擦不干,就像她心中无尽的哀伤。

斑驳的城墙上,沈清歌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那么孤单、那么落寞。

她站在城墙上,久久不愿离去,凝视着远方,那里曾是她和他们共同守护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她一个人面对着茫茫的未来。

凤仪三年,星汉王朝的朝政在沈清歌的精心治理下焕发了新的活力。

璟贵妃的三皇子泽民被立为太子,范恒则被任命为太子太傅,负责教导未来的君主。

大格格婉仪与澜月国结亲,三格格梦淇嫁与琅轩国,这些联姻举措不仅巩固了外交关系,也为国家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在沈清歌的努力下,经济得到了发展,政治变得更加清明,文化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朝廷上下耳目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态势。

这一日,顺来报,星辉会送来了一个礼物,指名要沈清歌转交给太后。

沈清歌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按照要求来到了太后的寝宫。

她给太后请安后,明了来意。

太后带着疑惑打开了袋子,发现里面只放了一个残破的卷轴。

看到卷轴,太后大吃一惊,让沈清歌稍作等候,便匆匆进入内室。不久,太后手中握着另一个卷轴走了出来,放在了沈清歌的面前。沈清歌惊奇地发现,两个卷轴拼在一起,上面赫然写着:“宫闱深处,风云变幻,皇位易主,女皇临朝,拯救苍生,泽被下。”

太后的目光再次落在沈清歌的身上,只见她已是泪流满面。

太后的手颤抖着,紧紧握住沈清歌的手,声音中带着哽咽和情感的波动:“本宫原以为你篡夺了皇儿的皇位,成为女皇,却未曾想到,星汉王朝未来的命运竟掌握在你的手中,是本宫这些年来一直误解了你。”太后的泪水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沈清歌也不禁潸然泪下,想着过去的种种,她心中五味杂陈。

她轻声安慰太后:“母后,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都在为了国家和人民努力。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继续前行,为了星汉王朝的明。”

这一刻,太后和沈清歌之间的误会终于得到了化解。

两饶心灵得到了彼茨理解和宽慰。

凤仪六年,星汉王朝沉浸在一片沉重的哀悼之中,皇太后的仙逝让整个帝国为之动容。

沈清歌,作为女皇,亲自主持了庄重而肃穆的后事仪式,以最为崇高的礼仪,向这位一生尊贵、慈爱的长辈致以最后的敬意。

...

在一个寂静的清晨,沈清歌轻装简从,独自一人踏着朝露来到了明德皇帝的陵园。

她站在那块历经风霜、略显斑驳的石碑前,凝视着碑上镌刻的铭文:「明德皇帝,星汉之主,赐英明,德配地。九五至尊,仁爱为先,治国有道,百姓安康。」每一个字都如同历史的回声,在她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在沈清歌的内心深处,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怀念。

十年的光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明德皇帝或许只是一位被记载为贤明的君主,然而在沈清歌的心中,他却只是她的爱人,是一个永恒的存在,谁也无法替代。

那些与明德共度的时光,每一个瞬间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沈清歌伸出手,轻抚着刻有铭文的石碑,指尖传来的冰冷石质与记忆中明德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她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情感,对着石碑倾诉:“陛下,您的遗愿,我未曾忘记,星汉王朝在我的手中兴盛如您所愿。您可曾看见这繁荣景象?”

她想象着如果明德还在她身边,定会以他那温柔的姿态,将她紧紧拥入怀中,用充满爱意的话语赞许她的成就。

想到这里,沈清歌的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尽管岁月在沈清歌的身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尽管她在权力的旋涡中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与挣扎,尽管她的心曾被浑浊的世事所困扰,但在这一刻,她的眼神却依旧清澈如昔,闪烁着少女时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