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第245章 再次扩军 二 (第1/2页)

第245 章 再次扩军 二

本地的士兵们与这些尚未成年的外地后生仔们的相处也颇为融洽。

虽多数本地士兵不懂官话,但周冲很早之前就在兵营中大力推广官话,以便让本地士兵们能与日耳曼教官们无障碍交流,从而更好地汲取先进的军事理念与训练方法。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悉心磨合,保安团中的老兵们在官话的运用上已然有了显着的进步。多数情况下,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已能够自如地运用官话应对各类问题,处理起相关事宜来显得极为老练,往昔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种种不便与困扰,都在这持续的努力与锻炼中渐渐消散。

尽管本地新兵群体里,大部分人对官话仍然是一窍不通,仅有少部分人略通一二,可那带着浓重乡音的官话,在交流时难免还是会有诸多障碍。但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们主动引领与热心帮助之下,本地士兵与这些少年兵之间的交流最终还是能够顺利地达成目的。

因为这些少年兵都是孤儿,所以本地士兵们在平日的生活起居以及严苛的训练过程中,总是对这些少年兵关怀备至。无论是在物资分配时向他们倾斜,还是在训练中耐心地给予指导与鼓励,都饱含着本地士兵们对少年兵的深切情谊。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少年兵虽然年纪尚,但在文化学习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他们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本地士兵,帮助他们提升文化素养,例如教本地士兵识字、算数知识等。如此一来,双方在相互扶持与帮助的过程中,各自都收获了成长与进步,情谊也在这点点滴滴的互动中愈发深厚。

在物资与钱粮充足的保障下,周冲为了激发士兵们的训练热情与竞争意识,不时地对在训练中表现优异的士兵个人和团体给予丰厚奖励。

他的言语巧妙地刺激着各个团体的斗志,让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嗷嗷叫着发誓要在各类团体比拼中勇夺桂冠。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氛围下,士兵们的训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整个部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景象。

尽管除帘学生时经历过军训之外,周冲再无任何军旅经历,但在经过这段时间赶鸭子上架的经历洗礼,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自己军阀头目的身份。

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训练,新兵们的精气神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与入伍之前判若两人。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充满了自信与朝气。

而此时,新近下发的军礼服更是为他们增添了几分威武与庄严。这些军礼服是周冲在现代时空订购的仿二战时期日耳曼军礼服。

考虑到正值冬季,礼服采用了厚毛呢料夹中空棉的加工工艺,既保证了服装的挺括有型,彰显出军饶英姿飒爽,又兼顾了保暖性能,让士兵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能感受到温暖与舒适。再配上精致的军帽和高筒军靴,士兵们身着这身戎装,行走在路上就是一个个\"人样子\",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或许是命阅安排,那些日耳曼教官们一见到这些军礼服便被深深吸引,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征服。只要不在训练执勤期间,他们必定会穿上军礼服,在营地中四处炫耀,展示自己的风采。

舒尔茨对这些军礼服更是喜爱至极,他特意找到周冲,请求赠予十套军礼服,并迫不及待地将其寄给远在沪海的奥亭冯·德莱恩等人。

而奥亭冯·德莱恩收到后,又从中挑选出五套,怀着对家乡老友的思念与牵挂,将其寄回了遥远的欧陆家乡。

在黄兴渔命人贴出招兵告示前的几里,闽南各县的粤军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在巡逻过程中\"捡到\"一些尚未折封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衣物等补给,从而增强了军队的战力和信心,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战线下稳定了下来。

而这些恰是周冲的手笔。目前对周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他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扩军、训练、增强武备。

他已经嗅到了不安的气息。虽然他与李炳坤素未谋面,但是既然自己在外人面前没有展现过什么强大的背景,自身拥有的武力又在别人眼里属于可以轻易碾压的存在,那么对方产生强取豪夺的心思就可以预见了。

付出一些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支援粤军留守部队,使他们能尽量拖住李炳坤的兵力,借此赢得训练部队的时间。这样的做法,对周冲而言是极为合算的。哪怕是粤军部队太拉胯,计划没有成功,那也不过是损失些物资而已,对他而言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原本眼看胜利在望,却突然遭遇敌军火力增强,战事陷入僵局。李炳坤一度怀疑是手下军需官克扣了前线的军火和粮饷补给,导致前线失利。于是,他下令展开了一场深入细致的调查。

前线将士们纷纷回复:“卑职等一众将士已‘足额’收到军火和粮饷补给,近日一直在与敌军浴血奋战,奈何敌军火力突然得到加强,是故战事尚无较大进展。”

隔了两日,李炳坤安插在粤军留守部队中的内线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