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父子
“校尉,您在看什么?”赵延年问道。
“汲水,你们看到没,那边有人在打水!”魏聪指着贼寇营地前的那条溪流道。
众人顺着魏聪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溪流旁有二三十个正在往牛车里装水的汉子,众人面面相觑,没人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
“校尉,贼寇也是人,是人都要喝水的!”赵延年答道。
“我刚刚想到一个办法把贼人引出营地来!”魏聪笑道。
“您有办法把贼人引出营地?”赵延年闻言大喜:“愿闻其详!”
“这法子很简单!”魏聪笑道:“我问你,假如我们也派人去河边取水,你觉得贼寇会怎么做?”
“这——”赵延年想了想后答道:“多半都当做没看见,各自打各自的水,其实战场上两边的兵士其实并没有太大兴趣为这种事杀得你死我活,毕竟谁都要喝水,如果这也要打,结果就是两边都没水喝,还白白死很多人!”
“你说的和我想的一样!”魏聪笑道:“那假如你遇上的敌人在水源的上游饮马,那畜生还在水中拉屎拉尿呢?”
“这——”赵延年露出一丝苦笑:“那这也太过缺德了!哪有在上游饮马的,更不要说拉屎拉尿了,换了谁都忍不了!”
“没错,那就是会打起来了,对不?”魏聪笑道:“如果打不过呢?那会不会向营地里的同伴求援呢?”
听到这里,众人都明白过来了。在座的众人中,除了黄平和魏聪之外,都是行伍多年的老兵。他们很清楚在军营中有一套明面上的规则:如令行禁止,号令统一,英勇杀敌等等;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不会记载在书本上,却实际存在的潜规则。比如像赵延年刚才说的,如果没有军官的命令,两边的汲水樵采人员在遭遇时是不会相互攻击的。而一旦有一方打破了这种潜规则,那就激起对方的愤怒,引发极为激烈的战斗。这样一来,一次微不足道的小冲突很可能会成为一场大战的导火索,不过让赵延年等人奇怪的事,这种军中老革才知道的事情,魏聪这样的高门子弟又怎么知道的呢?
“别这么看着我,《高卢战记》和《内战记》里面这种事情太多了!”魏聪心中暗想,他也懒得解释,他向聂生招了招手:“阿生,就依照我方才说的做。这一次算是你的初阵,记住,不要追击,不要恋战,看到对面人多就往回退,引来越多敌人,你的功劳就越大!”
“遵命!”聂生兴奋地应了一声,他还是小孩心性,对魏聪给出的计划觉得颇有兴致,便带着十多骑往那溪流而去,那些正在汲水的敌军看到聂生他们过来,一开始还有些戒备,但看到来人并不是冲着自己,而是往更上游的河段而去,便放松了戒备,继续忙碌起来。
但是很快这些汲水的人们就发现聂生等人开始在溪流旁饮马,这样还好,更糟糕的是,甚至有人将坐骑赶入水中,清洗坐骑,有的马甚至直接在溪水中便溺起来,大量的污浊之物顺流而下。这个就没人能忍了。正在汲水的人们愤怒的破口大骂,而聂生的手下也反唇相讥,很快互相咒骂就变成了厮打,然后刀兵相见,鲜血染红了溪水。
聂生娴熟的用双脚和调整重心操纵着自己的坐骑,这样他就可以腾出双手来使用双头矛,虽然他的筋骨还没有完全长成,但战马给予了他超越常人的力量,他轻而易举的冲入敌群,用矛尖左右刺穿敌人的要害。早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聂整就教过他,骑士的双手只是用来指引手中武器攻击的方向的,真正击倒敌人的是胯下的战马。只要一个骑士能稳稳的坐在马背上,就能轻而易举的击倒更强壮的步行敌人。
“来人,把牛车上的水桶推下去,咱们把牛拖回去,正好打个牙祭!”聂生大声道。
“喏!”随同聂生前去的旗下精兵们大声应和,他们将牛车上的木桶一个个推下,解开缰绳,将其扯过溪水来。这种傲慢的行动激起了牛车前主人的愤怒,他们大声向己方营地叫喊,呼唤同伴向破坏潜规则的敌人复仇。很快,数百名手持武器的贼寇就冲出营地,向聂生这边冲了过来。
“快,大伙儿都上马,咱们赶着牛车往后退,速度慢一点!别让这些家伙觉得追不上来就不追了!”聂生大声道。
————————————————
“公子做的不错!贼人上钩了!”赵延年笑道。
“嗯!”魏聪点了点头:“让弓弩手从两翼上前,尽量不要让贼人们注意!”
“喏!”赵延年应了一声,转身对传令官低语了几句,很快,百余名弓弩手便从两翼上前,在聂生等人与敌人拉开距离之后,向他们撒下一阵箭雨,箭矢如冰雹般落下,刹那间中箭者不可胜数,呐喊声转为哀嚎,顿时大乱。
“吁——!吁——!回头,回头!”聂生一边调转马头,一边在头顶上挥舞着双尖矛,向被突如其来的箭雨打的晕头转向的追兵冲去,他是个很聪明的骑手,并没有一头扎进人群中,而是从敌人的左侧,很轻松的就冲出人群,留下一地尸骸,驱赶着敌人向营地逃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