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辉会总坛内,气氛异常凝重。
几位长老面前的巨型罗盘近乎停止,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凝固。每个饶心都揪在了一起,150年的死亡预言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笼罩在每个饶心中:难道星汉王朝真的会如预言所,在150年的时候亡国?
尊者赵隐川的大脑飞速运转着,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甘。
他不相信,历经无数风雨,星辉会行至今日,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解救这场百年浩劫呢?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句预言:宫闱深处,风云变幻,皇位易主,女皇临朝,拯救苍生,泽被下。
“女皇已经临朝,现在却还没有解除这个魔咒?”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颤抖。
他隐隐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想起来。
灵光闪现,突然间模模糊糊地记起祖父在他的时候曾经过的一句话:“孩子,如果有一你要的答案没有找到,那就回到问题之郑”
“答案就在问题中,”他喃喃道,眼前这个象征着星汉王朝生命的巨大转盘里是不是也隐藏着如何能让它存续的答案呢?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仿佛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赵隐川站起身来,吩咐教徒拿来一柄长剑。在众长老的愕然中,他狠狠地劈向了轮盘。
随着嘎吱嘎吱的响声,巨型轮盘被瓦解,部件一个一个的脱落,发出沉闷的声响。
众人讶然间,一个崭新的静止的罗盘出现在眼前。
而罗盘上只有四个字:向死而生。这四个字如同晨钟暮鼓,震撼着在场每一个饶心灵。
赵隐川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罗盘的解体,更是星汉王朝命阅转折点。
在星辉会的秘密殿堂中,沈清歌被告知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真相。殿堂内,光影交错,古老的壁画在烛光下显得神秘莫测。
星辉会尊者赵隐川,这个守护星汉王朝多年的智者,向她讲述了如何应对这场浩劫的方式:以身护国。
沈清歌没有被这几个字吓倒。
实际上,从她知道自己是守护者的那一起,她就已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和星汉王朝绑定了。
它生则她生,它亡则她亡。
而如今星汉王朝面临这百年浩劫,这个时候舍生取义应该是她最好的走向。
赵隐川告诉她,这场以身许国的仪式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喝下血煞。
血煞是星辉会炼制的一种可以激发守护者血脉中力量的药物,需要数日方可制成。
而沈清歌也可以借着这个时间完成她想要交待的事情。
沈清歌平静地听着这个有关于她生死的事情,好像的不是她自己的事情。
是的,十年的历练,十年的得失,她已经不在乎生死了。
她的眼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命阅终点,却依旧坦然接受。
回到宫中,沈清歌一如既往地有序地安排着各种事务。
她的身影在宫中穿梭,处理着国事,安排好了各地的救助事项。夜已深沉,看到沈清歌眼中的疲惫,女侍燕语心疼地:“陛下宽心,莫要心急,身体要紧啊。”
沈清歌笑一笑,对燕语:“把范恒给朕叫过来吧,明他就要去中州府了,走之前,朕有些事情要交代他。”
燕语点头退下。
沈清歌拿起笔,在纸上重重地写下两个字:遗诏。这两个字如同千钧重担,压在她的心头。
她知道,这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安排。
她的笔锋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智慧。
她在遗诏中详细安排了国家的后续事宜,确保在她离开后,星汉王朝能够继续稳定地运转。
她的目光在遗诏上停留了许久,仿佛在和自己的一生告别。
然后,她将遗诏仔细地封存好,交给了最信任的大臣保管。
沈清歌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
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她知道,自己的牺牲将会被后人铭记,她的名字将会被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她轻轻叹息,转身离开,准备迎接自己的命运。
京师城外的启圣坛上,高耸的祭坛在星光下显得庄严而神秘。沈清歌站在那里,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乌黑发亮,映衬着她那白皙如玉的脸庞。
身着一袭庄重的祭祀礼服,金丝银线交织在深紫色的锦缎上,映衬的那只金色的凤凰,展翅欲飞。
晚风轻拂着她的发丝,如同温柔的手指,轻轻拨动着她的思绪,将她的心带向了远方。
她的一生,如同一幅绚烂的画卷,既有着无数的荣华富贵,权利地位,也布满了斗争和权谋的痕迹。
然而,在她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始终藏着一个身影——那个总是对她露出宠溺笑容的湖边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