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秋意愈发浓郁,金黄的树叶在微风中簌簌飘落,给整个皇城增添了几分诗意。
蓝玉在城外的庄园里,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偶尔提笔写下心中的江湖故事,全然不知他的小说在皇宫里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在皇宫之中,朱元璋这段时间对蓝玉所著的小说痴迷到了极点。
自从看了《天龙八部》第二册后,他仿佛被那精彩的江湖世界施了魔法,整日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然而,他也深知马皇后一直担心他因看小说而荒废国事,时常在一旁劝诫。
这天,朱元璋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手中捧着蓝玉的小说,眼睛却不时望向堆积如山的奏折,心中暗自思量:
“这小说实在是太精彩,咱实在放不下,可这国事也不能不管,马皇后又老是念叨,倒不如把这几日的国事交给标儿,让他历练历练,咱也能安心看小说。”
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得意,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
于是,朱元璋立刻传旨,宣太子朱标进宫。
不一会儿,朱标匆匆赶来,进入奉天殿后,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宣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小说,笑着说道:
“标儿啊,你来啦。
父皇这几日被蓝玉这小说迷得神魂颠倒,实在是放不下。
这国事嘛,就想交给你代理几日,你意下如何?”
朱标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即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结结巴巴地说道:
“父皇,您…… 您说的可是真的?
您为了看小说,要把国事交给儿臣?”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标儿,你没听错。咱知道你平日里处理政务就很用心,也很有能力,这点小事难不倒你。
再说了,这也是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嘛。”
朱标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说道:
“父皇,儿臣虽不是第一次代理国事,可您这理由,实在是让儿臣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既然父皇信任儿臣,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好,好,不愧是咱的儿子,有担当!
这几日你就好好处理国事,有什么拿不准的,就找李善长他们商量商量。
咱呢,就躲在后宫,好好享受这小说的乐趣。”
说着,他又拿起小说,爱不释手地翻看起来。
朱标看着朱元璋痴迷的样子,心中暗自摇头,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走到奏折堆前,看着那厚厚的一摞,不禁皱了皱眉头,说道:
“父皇,您这几日可真是积攒了不少政务啊。”
朱元璋头也不抬,随口说道:
“嘿嘿,这几日看得太入迷,就没顾得上。
标儿,辛苦你啦。”
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儿臣告退,这就去处理政务。
父皇您也注意休息,别太沉迷于小说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
“知道啦,知道啦,你去吧。”
朱标离开奉天殿后,便立刻投入到了繁忙的政务之中。
他坐在案前,认真地批阅着奏折,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奋笔疾书。
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便召集大臣们前来商议。
而朱元璋这边,他回到后宫,躺在榻上,惬意地看着小说。
看到精彩之处,他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拍案叫绝。
一旁的太监们见了,都忍不住偷偷发笑,却又不敢出声。
这日,马皇后得知了朱元璋把国事丢给朱标,自己躲在后宫看小说的事情,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她来到朱元璋的寝宫,看到朱元璋正看得入神,便轻轻咳嗽了一声。
朱元璋听到咳嗽声,抬起头来,看到是马皇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说道:
“妹子,你怎么来了?”
马皇后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说道:
“重八,你呀你,怎么能为了看小说,把国事都丢给标儿呢?
你可是一国之君,这天下百姓都指望着你呢。”
朱元璋挠了挠头,说道:
“妹子,你也知道,这蓝玉的小说实在是太精彩了,咱一看就停不下来。
标儿也不是小孩子了,他有能力处理好国事,就让他锻炼锻炼嘛。”
马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你呀,就会给自己找借口。
不过,既然你已经把国事交给了标儿,那你也得适可而止,别太放纵自己了。”